地铁工程引入第三方监测,是为了判定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实现信息化施工,将监测结果用于优化设计,为设计提供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使支护结构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作为第三方公正性监测,为业主处理工程合同纠纷提供数据和资料依据,为业主提供确凿的索赔证据,防止承包商提供虚假的资料和数据,隐瞒工程安全和质量真相。
第三方监测的范围包括: 轨道交通新建线路车站基坑、区间竖井、线路区间、沿线受影响的重要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
第三方监测的内容如下:
第三方监测的周期与频率
第三方监测依据标准、规范及文件:
(1)《地铁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招标文件》;
(2)《地铁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第三方监测招标设计》;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城市测量规范》(CJJ13-87);
(9)《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10)《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林宗元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2-2002);
(12)国家其他监测、测量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监测的控制指标(控制值、预警值和报警值):
控制指标分为预警值、报警值和控制值。控制值是指设计允许值;预警值是指引起警戒措施的起始值;报警值是指需提出报警的起始值。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经验预警值取控制值的70%,报警值取控制值的80%。
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其目的是获得支护结构的桩(墙)顶水平位移数据,以便调整开挖速度及顺序,保护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不因土方开挖过快或者过量而遭受破坏,以利于工程顺利施工。
监测点布设及技术要求:沿基坑周边的支护结构,一般每隔30m布设一个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观测点;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车站基坑、竖井、盾构井的具体情况布于其圈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支护结构桩(墙)顶的水平位移观测点可埋设小钢钉或划红十字线来标记;基准点的标石、标志应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规定。
土体侧向变形监测
土体侧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开挖基坑边缘或者隧道周围土体水平位移数据,与围护结构位移量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调整开挖速度及位置,保护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以利于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监测点布设及技术要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点布设在围护结构外侧,距围护结构一般为2m。每个基坑要布设2~4监测孔,测孔应该选择在变形大(或危险)的典型位置。测斜管管底应超过基坑开挖深度的3~8m,遇软土时取大值,硬土时取小值。同一测孔的测点间距一般为0.5~1.0m。测斜管对接时上下管间应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测斜管安放就位后调整方向,使管内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调整方向后盖上顶盖,保持测斜管内的干净、通畅、平直。管顶宜高于地面10-50cm;钻孔和测斜管之间宜用中砂回填,回填后通过灌水和间隔一定的时间后进行检查,在发现回填不实时,应及时补填,确保测斜管与土体同步变形;埋设时间应早于基坑开挖或降水,并至少提前两周前完成;埋设后,要对测点进行编号,并进行清晰的标示。
建(构)筑物裂缝监测目的
建(构)筑物裂缝监测的目的对建(构)筑物既有的裂缝或因工程施工产生的裂缝进行普查、监测,其目的是评估工程施工对建(构)筑物安全及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同时为解决施工纠纷提供依据。
建(构)筑物裂缝监测点的布设及技术要求: 开工前应对沿线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构筑物进行现状普查,了解现有裂缝的位置、分布、走向、长度、宽度,并绘图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查看、巡视,观察裂缝的发展变化情况,并选择部分原有裂缝和新出裂缝进行观测。在每条裂缝的不同位置应至少布设两组观测标志进行观测。裂缝宽度的观测使用游标卡尺或手持式数据读数仪,测定金属杆(件)间距的变化。同时记录量测结果和日期,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附必要的照片资料。
地下管线监测目的
当基坑或者隧道开挖时,对于附近土体中重要的刚性管线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必须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其变形情况,防止管线断裂,同时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或对管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等。
地下管线监测点的布设及技术要求:对于刚性材质的管线,如天燃气管道、上水管、热力管道等重要管线,由于要求控制的变形程度较严,一般都要直接观测管线本身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根据管线与基坑或隧道的相对位置,将监测点选择在土层位移较大的部位,常用的观测装置分为抱箍式和套筒式两种。监测点应尽量布设在管节接头处,监测点的数量应以能够监测到管线的最大相对变形为原则。
如果您想了解第三方监测方面的更多最新内容,请用微信搜索关注欧徕测绘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