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范围:地铁、隧道变形监测
在全站仪上进行设站定向、限差的配置、监测点的学习以及自动测量等操作,并且测量配置信息可以直接同步到远端控制中心,也可以直接从远端控制中心下载配置信息到仪器,测量的原始数据自动发送至控制中心。
对操作本监测系统的用户及其权限进行管理,并还可进行用户的登录、注销等操作。
配置地铁监测使用的仪器、测量点、点组、背靠背点、温度气压传感器、测量配置、限差配置、计算配置等信息。
远程控制全站仪进行开始停止测量等操作,在测量过程中可实时查看测量的状态、现场测量的原始数据等信息。
对各个测站发送回来的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的平差计算,显示平差结果和数据计算精度等信息,并自动更新监测点平差后的坐标。
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查看和浏览,还可对计算结果进行查询并显示变形曲线图和位移矢量分析图等。
将测量结果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信息管理平台,以便进行变形数据的图形和报表展示及输出。
通过PC或移动设备在Web端对监测数据进行浏览分析,并按照报告模版输出地铁变形监测报告。
整个测量工作由机载软件自动来完成,并且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无需和远程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讯,对数据链路的依赖更低,特别适合地铁无线信号不稳定的特点,适用性更高。
机载测量按照国内规范要求的多测回测角模式进行,并且测量限差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满足不同监测项目和监测精度要求,为了提高测量速度,还可以设置成不进行归零或只半测回测量的方式,在一些变形比较快的地铁监测中仍然适用。
仪器采集到测量数据首先保存在仪器内部,这样即使通讯链路断掉,仪器仍然可以不间断的进行测量和数据存储,并且一旦通讯链路恢复,所有的测量数据又可自动地发至控制中心。
远程控制程序可以将要监测的控制点和监测点进行人工输入或文件导入,并自动下发到仪器上,这样就省去了现场进行学习测量的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监测点众多的监测项目中优势明显。
后处理组网平差数学模型由上海软件中心和测绘高校联合研发,算法合理先进,从而有效保障平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且平差处理还可以根据用户和实际项目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
采用H2O项目的myVR三维显示技术,在远程控制端和云端同时以直观的三维地铁模型的方式实时显示地铁监测的状态,监测点变形量等信息,并可以对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浏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系统除可接入徕卡气象传感器以外,还可以接入国产气象传感器,并且今后还可以按照用户的要求接入更多类型的其他传感器,进而实现联合的数据处理。
数据通讯可以灵活的选用光纤、数据线、通讯电台、移动通讯模块等多种类型,这样就可根据现场监测环境的不同灵活选用。
监测数据可自动同步到云端信息管理平台,这样在任意可以上网的地方都可以通过PC端或手机移动端实时掌控监测的状态,并可通过报表和图形直观地了解变形的大小和方向。
监测报告可以在云端信息管理平台中直接进行浏览和输出,并且报告的模版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定制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